都说“骄兵必败”,这兵还没骄,帅先骄了。
宫鲁鸣的双塔战术在亚洲杯上被日本队的三分雨瓦解,他坚持的万次投篮计划也被前国手朱芳雨批评是过时的训练方法。
宫鲁鸣揽责重开集训,球迷却申请李笋南来执教国家队。
中国女篮真的需要换帅吗?
宫鲁鸣在8月3日总结亚洲杯的时候,承认临场应变不足,宣布将在8月18日重新集结队伍,重点要打磨快攻反击和无限换防。
他强调2028年的奥运会周期需要阵痛,但是球迷则担忧,这种牺牲短期成绩的做法是否值得?
因为中国女篮的集训计划再次进行集训,这意味着除了征战女篮亚洲杯的12人之外,还会有其他女篮队员也要回归到集训中。
他这番操作可让准备全运会赛程的地方队犯了难,尤其是四川女篮,为了能把李梦、韩旭这些明星球员请来队里,他们可是下了一番功夫。
结果宫鲁鸣的一纸调令,很有可能他们好不容易请来的选手又要回去集训了,差点让之前的努力全白费。
宫鲁鸣的战术困境在亚洲杯对战日本队的比赛中暴露无遗,中国队29次的三分出手只命中8球,命中率连30%都没有达到,再看日本队的命中率已经来到了35.5%,投进了11个三分球。
日本队用外线的火力瓦解中国队,此前宫鲁鸣引以为傲的双塔战术在这场却没能再发挥出奇效。
当身高的优势无法转化成为对空间的控制,双塔就变成了移动缓慢的活靶子。
宫鲁鸣在总结会上,承认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不足,宣布重启集训计划,打磨快攻反击和无限的换防,这被视作中国女篮即将进行战术转型的信号。
但是球迷的担心可不是没有道理的,新老交替总归要面临阵痛,可这种阵痛似乎给中国女篮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中国女篮的换帅争议真的是出现了白热化的状况,而且球迷还发现这已经不是宫鲁鸣第一次因为集训遭到球迷的反对了。
当各支CBA俱乐部正在准备或者已经开始参加夏季联赛的比赛时,当时主帅郭士强和主管男篮国家队工作的宫鲁鸣却表示,要带领男篮前往昆明进行集训。
但集训计划、名单刚一公布,争议便随之而来,当时球迷讨论的最大争议点在于集训的必要性。
今时不同往日,这次集训再次筹备,球迷最好奇的问题是李梦能否回归训练?
此前,李梦缺席女篮亚洲杯比赛,宫鲁鸣给出的解释是,李梦因为伤病和照顾家人而缺席了不少训练。
这次集训没有比赛任务,如果从洛杉矶奥运周期考虑,那么召回李梦就显得很有必要。
世界各国的队伍里其实并不缺少老将,即便是强大的美国女篮,在过去的几届大赛中,也会招进苏·伯德、陶乐西等老将。
这届女篮亚洲杯,日本女篮中锋已经已经34岁,仍然担任首发中锋;已经32岁的大前锋场均得到10.8分7.3篮板,三分的命中率能有50%。
日本女篮的另外一位名将高田真希更是已经35岁,她也还是球队首发队员。
她们的年龄都比李梦的年龄还要大,这么看来年龄并不会影响到打球,关键还得看球员的状态。
李梦在2022年女篮世界杯和2023年女篮亚洲杯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巴黎奥运会上她的状态不佳,上赛季的WCBA联赛的状态也不是很好。
可是,既然王思雨和杨力维都能在亚洲杯找回状态,那么李梦也是有机会恢复状态的。
哪怕李梦回不到全盛时期的水平,只要她能恢复得七七八八,对于中国女篮来说也是大有裨益。
女篮亚洲杯,宫鲁鸣带来4位小前锋——罗欣棫、张茹、翟若云和贾赛琪,却不管他们以前的特点是什么,就将她们都改造成蓝领型前锋,作用是防守和投射三分球。
这样的做法让他们的功能变得单一,甚至可以说是同质化严重,导致球队在进攻端缺少变化。
中国女篮的进攻要么是后卫发起突击,要么是喂球给内线球员,中国女篮不光是防守存在问题,进攻也不够丰富。
李梦是中国女篮能力最全面的小前锋之一,她自带进攻系统,拥有全面的进攻手段,能突能投。
此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她有着很强的组织能力,比联盟许多控卫都强,这也是为什么她能被球迷称为女版詹姆斯的原因。
只不过宫指导的计划中有个规定,老队员虽然也要参加集训,但最后可能还是让新人上场。
李梦在上次集训中已经体验过一次了,她要是去国家队训练3个月,不但可能是过去给人家当陪练,还会错过全运会这些关键比赛。
四川队要是轻易把李梦放走,她的成绩可能就保不住了,但是不让李梦走,又会背上不配合的黑锅。
这时还有另一种声音响起,那就是宫指导如果带不出来好成绩,还不如趁早下课,队员走能者先上的路线,对于教练他们也要一视同仁。
北师大的李笋南教练因为带领大运会女篮,击败美国队而夺冠,被球迷力挺要取代宫鲁鸣执教中国女篮。
李笋南麾下的刘禹彤、田媛媛,他们的跑轰打法和宫鲁鸣坚持的铁腕之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篮协面临经验派和革新派的路线抉择,这不仅仅是两种战术体系的碰撞,也是当下篮球哲学的时代对话。
当下的选帅争议本质还是路线之争,宫鲁鸣代表的经验派,擅长体系建设和心理的磨砺,他的铁腕治队曾经在多次危机中拯救球队。
而李笋南象征的革新派,则展现出对现代篮球的敏锐嗅觉,他在校园篮球和职业体系的衔接经验更加具有探索的价值。
目前女篮正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上,是坚守传统还是革新战术,女篮就将何去何从?
对此你怎么看呢?